南通崇川:文化比特派财富“潮”起来
崇川区委书记胡拥军介绍了本地在数字影视财富方面的成长规划、政策支持以及资源优势,运营方中关村信息谷打算用十年时间集聚上百家企业。
如今已成为知名旅游景点,被吴良镛院士称为“近代工业遗存第一镇”。
“365天×24小时”全天候受理企业诉求,有利于提升文化财富竞争力和都会文化软实力,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教师于翔提出的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及其传承与创新——以蓝印花布为例》,再到电竞、直播电商等新业态乘势成长......崇川区抢抓数字文化财富成长机遇,”常州来的游客陈鹏兆说,差异于传统博物馆模式。
还为市民游客提供“康养健身、手作体验、匠心好物、美食品鉴”的一站式文化体验,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,陈列了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帽饰珍品。
首批入驻企业签约仪式,首批14家数字文化企业签约入驻,构建数字文化全链条生态圈,企业入规最高叠加20万元奖励,本地对壹城进行了改造,现代艺术与工业遗迹混搭, 走进通扬运河畔的唐闸古镇, 漫步崇川,截至目前,蓝印花布这项曾面临传承危机的国家级非遗,获得全省高校、科研院所教职工优秀科技创新成就奖,动漫、微短剧、影视等新兴文艺形态,市民冯丹带着孩子陶醉式体验,”崇川经开区工作人员纪鹏说,这里还保存有码头、船闸、大生纱厂、复兴面粉厂、资生铁冶厂、大达内河轮船公司等50余处近代工业遗存, 去年底,文峰广场“都会非遗会客厅”游人如织,多项非遗令人一饱眼福,这里已经成了本地的网红打卡地,南通市数字文化财富园(崇开园)开园,他说,师生们穿梭于老街、高楼之间,“我们在网上看到这家博物馆的介绍,到微短剧创作基地落地,如今在崇川焕发出了全新朝气,也会为影视喜好者提供展示才能的公共舞台, 这里是明代刘伯温笔下的“崇川福地”,“未来会承接更多的影视作品取景,寺街明清院落藏着市井烟火,。
3000多平方米的空间集保藏、展示、传承、创新于一体。
千年濠河如玉带环城,在主流平台播出后最高可获15%补贴,奋力打造南通建设江海特色文化强市的“主窗口”,操作周末时间过来打卡, 前不久,人们不需转场就可以体验老上海的繁华街景, “我们的初志就是想把商场打造得更有文化和艺术氛围,”寺街是南通历史最悠久、生存最完整、积淀最深厚的文化瑰宝,原创微短剧获省发行许可证并上线后最高奖励20万元,该区首席处事员“一对一”挂钩千余家企业,崇川区连续提升文化财富竞争力和都会文化软实力, 南通市数字文化财富园(崇开园)开园当日,上海大学新闻流传学院传授黄娴带着学生在崇川开展暑期实践。
如今,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 数字激活新业态 一年多前,《崇川区关于加快文化财富高质量成长三年行动打算(2025年—2027年)》明确,作为张謇实业救国梦的起点,波场钱包,涵盖AI影视制作、数商支付平台等前沿领域。
南通富美帽饰博物馆里,今年一季度,对赋能区域经济成长至关重要,“兴企通”平台实现政策“免申即享”,不只有蓝印花布、沈绣、通作红木小件、海安华艺扎染等江海特色非遗技艺。
用镜头捕获都会的美丽瞬间,江苏南通崇川区文峰广场“都会非遗会客厅”内,本地文化财富营收达24亿元,近年来,这个展厅接纳了可触可感的活态展示,”文峰广场副总经理顾敏介绍,为进一步助推数字影视企业在崇川集聚成长,在崇川,“江海第一山”狼山矗立江畔, 游客打卡南通富美帽饰博物馆。
8公里外, 数据显示,大生纱厂高耸的钟楼与“大生马头”牌坊遥相对望。
让外地游客周伟倍感新奇, 一个多月前,这里见证了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辉煌,南通数字文化财富园(崇开园)内,文化财富营收超160亿元, 今年6月。
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旅的交响,并开通书记区长处事专线。
力争到2027年规上文化企业总量打破300家,近代工业遗存丰富完整,保藏了5万余件明清传统印染实物遗存和18万个纹样, 从精品动画登陆央视,也是数实融合的创新沃土,AI生成的狼山景色如梦如幻,虚拟主播在屏幕上介绍濠河风光,崇川区各类文化企业超5000家,”黄娴说,为了满足影视拍摄和群众陶醉体验的需要,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《破译之黑旗军密码》在崇川区壹城开机,鞭策文化财富提质增量,本地自2017年开始对其实施掩护和修缮,“崇川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底蕴, (责编:张鑫、吴纪攀) ,